我國自1952年開端出產耐熱鋼以后研制出一些新式的低合金熱強鋼,然后使珠光體熱強鋼的工作溫度進步到600~620℃;還發展出一些新的低鉻鎳抗氧化鋼種。
耐熱鋼和不銹耐酸鋼在運用規模上互有交叉,一些不銹鋼兼具耐熱鋼特性,既可用作為不銹耐酸鋼也可作為耐熱鋼運用。
鉻、鋁、硅這些鐵素體構成的元素,在高溫下能促使金屬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,避免持續氧化,是進步鋼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溫氣體腐蝕的主要元素。但鋁和硅含量過高會使室溫塑性和熱塑性嚴重惡化。
鉻能明顯進步低合金鋼的再結晶溫度,含量為2%時,強化效果較好。鎳、錳可以構成和安穩奧氏體。鎳能進步奧氏體鋼的高溫強度和改進抗滲碳性。錳雖然可以代鎳構成奧氏體,但損害了耐熱鋼的抗氧化性。
釩、鈦、鈮是強碳化物構成元素,能構成細小彌散的碳化物,進步鋼的高溫強度。鈦、鈮與碳結合還可避免奧氏體鋼在高溫下或焊后產生晶間腐蝕。
碳、氮可擴大和安穩奧氏體,然后進步耐熱鋼的高溫強度。鋼中含鉻、錳較多時,可明顯進步氮的溶解度,并可運用氮合金化以代替價格較貴的鎳。硼、稀土均為耐熱鋼中的微量元素。
硼溶入固溶體中使晶體點陣發生畸變,晶界上的硼又能阻撓元素分散和晶界搬遷,然后進步鋼的高溫強度;稀土元素能明顯進步鋼的抗氧化性,改進熱塑性。
冶煉耐熱鋼一般在電弧爐或感應爐中熔煉。質量要求高的往往選用真空精粹和爐外精粹工藝。鑄造某些高合金耐熱鋼難以加工變形,出產鑄件不只比軋材合算,而且鑄件還有較高的持久強度。
所以在耐熱鋼中耐熱鑄鋼占有相當大的比例。鑄造辦法除選用砂型鑄造外,還可用精密鑄造工藝以獲得表面光滑、尺度精準的產品。對合成氨和乙烯裂解用的高溫爐管往往選用離心鑄造的辦法。
熱處理珠光體熱強鋼一般經正火或調質后運用;馬氏體耐熱鋼用調質處理,以安穩組織,得到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和高溫強度。
耐熱鋼退火罐出產線鐵素體鋼不能通過熱處理強化。為消除因冷塑性變形加工和焊接所導致的內應力,可在650~830℃進行退火處理,退火后快速冷卻,以便迅速地經過475℃脆性溫度規模。
奧氏體抗氧化鋼大多選用高溫固溶熱處理,以獲得杰出的冷變形性。奧氏體熱強鋼則先用高溫固溶處理,然后在高于運用溫度60~100℃條件下進行時效處理,使組織安穩化,一起析出第二相,以強化基體。耐熱鑄鋼多在鑄態下運用,也有根據耐熱鋼的品種選用相應的熱處理的。
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0444號